受访者供图
受访者供图
天津艺术职业学院文物修复与保护专业学生学习古籍修复。
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学生在课上练习托纸。
马蹄刀:裁纸、刮口、削手卷等用。
尺子:裁齐、方裁等用。
天津北方网讯:近年来的“文博热”令一些文博幕后工作者开始受到关注。从爆款纪录片《我在故宫修文物》热播,到我国文物行业首个职业技能标准《文物修复师国家职业技能标准》颁布,以一双巧手连接中华文脉古往今来的文物修复师,正在走向大众。
印象中的文物修复师,不但每天和珍贵文物打交道,还能用高深莫测的技艺妙手回春,让人感觉神秘、神奇又神圣。卸下“滤镜”,文物修复师到底是什么样子?优秀的文物修复师如何“炼”成?待修复的文物怎样才能“活起来”?带着这些问题,本报记者进行了采访。
我在天博修文物
书画修复师 李炯
内心不静 不碰文物
从初出茅庐,到技艺娴熟,成熟的文物修复师需要沉淀。
2009年,李炯进入天津博物馆文保部。初到修复室,任务不是修画,而是给老师打下手。新入行者需由老师手把手教授一段时间,才能参与修文物。托纸、染绫子、给老师递工具……这个过程,既是熟悉修复流程,也是耳濡目染学习手法和经验。
李炯的师父──故宫孙氏苏裱技艺传承人张章,总是跟李炯说“没事儿,别着急,慢慢弄”。重复的工作日复一日,看似平凡枯燥,却恰恰是老师对后辈的考验、考察。
“刚开始,师父向别人介绍我时说‘这是我同事’。直到有一天,他跟别人说‘这是我徒弟’,我想我终于得到了师父的认可。”李炯对从“同事”到“徒弟”这件事记忆犹新。
书画修复讲求“慢工出细活”,一幅书画常需要数月时间才能修好。看上去漫长乏味的工作,李炯却感觉很“治愈”。她说:“把破碎成无数片的书画像拼图一样拼好,把糟朽的裱工一块块清除干净,把残缺和断裂一点点补全,最后重新装裱成一幅完整的书画……成就感油然而生。”
曾有很多人问李炯:“修复那么珍贵的文物,心里是不是特别激动?”李炯认真答道:“做修复,心理素质很重要。如果内心太过激动,手上的工作肯定会受到影响。包括我们遇到烦心事、内心有波澜的时候,都不可以碰文物,因为一旦出错,没有机会重来。其实,我们对文物的重视并不体现在修复时的心情,而是在修复之前,把前期研究、修复方案等准备工作细致完备地做好,在修复中认真仔细,每一个步骤都做好。”
全能修复师 任超
不拘传统 胆大心细
“80后”任超,可谓天博里的全能修复师,陶器、木器、铜器、石器、玉器等等,他都能修。
任超的这身本领,有些是在胆大心细的挑战中习得的。有一次,策展人带着“给两件雍正御窑恢复颜色”的难题求助任超。可那时,他根本不知道该怎么办。
究竟如何恢复颜色?任超找人咨询,没有答案;查阅书籍,一无所获。几经碰壁,他灵机一动:何不用倒推法?于是,他从瓷器制作的角度出发,分析瓷器表面变色的物理和化学原因,倒推出还原颜色的办法。这个方法在其他行业曾有应用,他认为具有安全性。
为了确保万无一失,他先用类似瓷片试验,成功后,又降低配方浓度、调低反应温度,并充分考虑各种可能性设置预案,从本体不起眼的位置一步步操作……功夫不负有心人,颜色成功恢复!
采访任超所在的修复室,木刻刀、泥塑刀、医用手术刀、焊接机、电钻,甚至还有筷子、勺子、指甲锉、味精……意想不到的各式工具像他的心思一样活络。任超表示,除了传统手段,他也不断尝试新技术、新材料。比如,协助北疆博物院复制化石标本时,就使用了三维扫描和打印技术。因为标本自身材质不适宜传统翻模的复制方法,所以采用相对新式的科技手段,既制作了复制品,又保证了文物安全。任超说:“科技手段对文物修复的现实意义非常大,不仅是保护修复,而且对文物的科学化研究如虎添翼。”
我在校园“教与学”
以往的文物修复技艺传承多为师承制,当下则向现代教育发展。目前,全国有不少院校开设相关专业,津门校园里的文物修复新苗也正在成长。
天津艺术职业学院的文物修复与保护专业已有近20年历史。院长李萌介绍,在职业教育方面,各学校主打的修复方向不同,有陶瓷、青铜等等,天津艺术职业学院根据天津本土条件、环境、需求等特点和优势,将专业方向定位为书画、古籍等纸介质文物修复。
既教打糨糊 也教用仪器 科技赋能传统技艺
先“泼盆冷水”再燃学子心
学习纸介质文物修复,中国传统书画装裱是基础。同时,此专业还有古籍装帧、国画、篆刻、拓片等多种课程。学院文旅系主任李桂军介绍说:“让学生掌握古籍装帧的各种样式,以便修复古籍;如果老画的印章有缺失,篆刻就派上了用场。各课程学习内容会在多种情况下得到应用。”
实训教室里,传统技艺传承的氛围浓郁,而摆放的仪器设备带来满满现代感。负责教师介绍,如果文物修复是“手术”,那这些仪器则可以给“病人”化验。纸张的厚度、酸碱度等,都能通过仪器检测出来。以数值分析纸张成分和性能,可以帮助修复人员制定修复方案。学生们既要学打糨糊,也要学使用这些仪器,借助科技手段是文物修复的趋势。
扩大实训室面积、采购新设备,天津艺术职业学院不断给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实践环境。“比如,这个古籍书画清洗修复台,台面下有LED灯光,让破损的地方更易被发现。”李桂军说。
文物修复师妙手回春的魔力,来自勤学苦练的磨砺。如何让学生既能理性认识专业,又能保持学习热情?“先给他们‘浇冷水’。”李桂军坦言,“必须告诉学生,干这行要坐得住‘冷板凳’,也许十几二十年甚至一辈子都得坐得住。不过,这行要是研究进去了,其乐无穷。与此同时,我们注重调动学生积极性。比如定期做一件小小的装裱成品增加成就感,以及组织技能大赛让大家互相激励。”
穿围裙的爱美女生与曾经粗心的孩子
年轻人在修复中愈发成熟
唐丹妮是天津艺术职业学院文物修复与保护专业的学生。两年前的第一课,第一次托纸,唐丹妮非常忐忑。又轻又薄的纸,感觉一碰就碎,手不敢使劲拿。后来她慢慢知道,纸是有韧性的,即使有褶也能刷开。“一遍遍托纸,其实是在了解纸张的脾气,好跟它们打交道。”年轻人对基本功练习有着愈来愈深入的理解。
生活中,唐丹妮是衣着入时、爱美、爱旗袍的小青年;而课堂上,她扎上头发、穿上围裙,一副裱画室里的“标配”打扮。如此的形象切换,唐丹妮笑着说:“在裱画室穿围裙,肯定是怕糨糊弄脏衣服啊。其实穿上围裙会让你心态沉静,专注地做这件事。”
有的人在专业中学会专注,也有的人在专业中磨练性子。学生陈欣萌评价曾经的自己“浮躁、粗心”,在课上出过的问题不止把纸刷烂,甚至还把画裁错。正是那次无法弥补的错误,极大触动了陈欣萌。“文物修复严谨、严肃,绝不能出差错。”老师的教导、自我的反思,让她变得越来越踏实稳重。
心静了,思考也深了。陈欣萌说:“虽然文物修复很有历史感,但因为是年轻人在做这件事,它就会变得年轻起来。有人说这个专业很冷门,可是冷门也会成为热门。相比多年前,现在大家对文物保护的意识和关注度已经越来越高,我现在就是多学习,努力作出我们这一代人的贡献。”
《十二生肖屏》
修复前后
此为清代钱慧安《十二生肖屏》12幅画作之一。修复前整体脆化,多处断裂,变形、变色,局部有返铅、霉斑等病害,裱工糟朽。
具体修复步骤:
壹
准备合适的修复材料,托染纸、绫等。
贰
裁去旧裱工。
叁
潮润展平,拼接完整。
肆
清洗画心。
伍
翻水油纸固定绢丝。
陆
揭裱。
柒
修补残缺。
捌
全色。
玖
恢复装裱。
名词
解释
托纸:将纸平铺在案上,用排笔均匀刷上糨糊水,再用棕刷将另一张纸均匀刷到第一张纸上,使两张纸黏合在一起。
上墙、下墙:把托好的纸、绫、画芯等贴到墙上,待其绷平后,再从墙上揭取下来。
洗:洗画,清洗画芯表面污渍。
揭:揭裱、揭画芯,主要指揭去背纸、托纸等旧裱材料。
补:补缀,将画芯破损的地方修补完整。
全:全色,将新修补完整的部位,补全为与画芯原本类似的颜色。
文物修复走向何处
当下,人们越发意识到,修复文物不但是修复好一件件古老物件,而且是接续起一条条文化脉络。那么,当下的文物修复工作应该走向何处?
“从支离破碎到天衣无缝”并不是最终目的
很多人会赞叹“从支离破碎到天衣无缝”的高超文物修复技艺,然而这并不是文物修复的唯一衡量标准和最终目的。
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研究馆员张晓彤在接受采访时表示,文物工作方针已由曾经的“保护为主、抢救第一、合理利用、加强管理”,与时俱进地调整为“保护第一、加强管理、挖掘价值、有效利用、让文物活起来”。挖掘价值是新时代文物工作方针中很重要的一点,如果文物修复仅仅追求把残缺变成完整,那就很难挖掘出更多的文物内涵价值,也无法促进文物活起来。
文物承载的历史信息,有些并非肉眼可见。张晓彤认为,想要发现并挖掘隐含信息和深层价值,一方面需要用多学科的科学手段支撑真实性,另一方面还需要高素养的修复师科学、严谨对待文物修复。
张晓彤讲述了一段往事:当年,秦始皇陵出土了一批青铜水禽,在修复时发现铜锈下面还有一些白色物质。起初大家认为是墓葬里常见的白灰,但是修复师联系检测分析人员做了提取分析后,发现白色是彩绘的打底,上面还有颜料层,说明这些水禽原本是彩绘青铜。张晓彤说:“文物的价值挖掘是建立在追求真理、发现真相的基础上,正是修复师的探究意识以及科学的实证支撑,才发现了文物携带的完整信息,进而发现了真相。”
“从前期调查,到修复完成,再到后期预防性保护的建议,文物保护修复是一项全链条的工作,是一个需要多学科合作的专业。”张晓彤认为,文物修复涉及历史、艺术、科学、技术四个大类,通过科学见证历史与艺术,并且指导技术,所以科学是十分重要的主干。科学化探索自古已有,比如明代《装潢志》就提到装裱方面的一些要领,是作者长期实践和观察得来的科学化结论。想要更好地传承发展,就需要更好地科学化。
妥善留存残缺中的真实
有关文物修复“真实性”“最小干预”“可辨识”“可逆性”等原则,张晓彤认为,应根据不同情况选择优先遵循的原则、制定适合的修复策略。还有是否所有文物本体都要修复到完整的问题,也应该视情况而定。
有的文物如果不完整就不利于保护,比如泥塑,一旦破损就会加速劣化,那就要将其修复完整,而有的文物则不必如此。因为随着考古学的不断发现,历史的真相不断被发现,原来的认知也不断被刷新,文物修复的任务是把目前的真实性妥善留存下来。如果一件看上去很完整的瓷器文物,里面只有很少的部分是真实的;如果因为修复师的臆造,导致一件文物修复后以错误的状态呈现在大众面前……如果所有的文物修复都是这样,那么其历史传承意义大打折扣,甚至会造成以讹传讹,这对历史真实性是不负责的,更谈不上长远和深度。
张晓彤以自身经历举例说:“我曾经修过一件青州造像碑,它碎得很严重,有很多缺失。经过思考研究,我并没有将其补全复原,而是根据测算用亚克力板制作了背屏,并在其上安装了不锈钢螺丝,按照复原的相应位置固定了互不连接的残块,勾勒出文物的形制轮廓展示给大众。我相信这件文物缺失的部分并没有灭失,只是现在不知道在哪里。与其在未知与推测中追求表面的完整,不如留存住残缺中的真实,静待它们归来,再共同开启真相。”
张晓彤直言,高水平的技艺是文物修复的基础,同时,文物修复的理念、理论也十分重要。要想让文物活起来,并通过它讲好中国故事,需要更高的专业化程度和能力,文物修复师需要不断提升素养与认知。就像练武功,想成为一个高手,必须经过长时间的“修炼”──不断学习、深度思考、善于总结,再付诸实践,才有可能作出深入的解读,通过修复来提升、展现文物承载的更多信息与价值。(津云新闻编辑邓坤伟)
标签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