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资料图)
图源:小润发
可以说,这出意外的神反转,让大润发小润发赢麻了。 大润发的social之道回过头来看整件事,之所以能出圈逗笑网友,我认为离不开大润发的“乐子人”社交基因。 能在社交媒体平台上密切关注粉丝的互动,并及时回复给出极具戏剧效果的反应,无不体现着大润发强大的social功力。 图源:大润发 在玩转年轻人social传播战这方面,大润发是真有自己的“三板斧”。 小润发意外出圈,激发了网友对品牌名的玩梗,大润发加入其中,喊话小红书改名“大红书”,以品牌效应再次拉高话题讨论热度,相当会“搞事情”。 图源:大润发 狂飙热播刷屏,不少品牌都在绞尽脑汁借势热点,大润发大胆玩起了恶搞。 高启强心酸落泪,是道德的沦丧,还是人性的缺失? 大润发回答道:是得不到我的卡。搞怪十足,让人轻松一笑。 图源:大润发 有犀利的网友注意到,高启强在大润发杀过鱼。 图源:微博网友 大润发直接在博主的评论区在线招聘杀鱼师傅,既回应了网友的分享,又为自己打了一波广告,不放过任何一个宣传机会。图源:大润发
当网络上盛行大润发“杀鱼段子梗”时,大润发也借势联合张小泉为杀鱼师傅拍摄了一支格调十足的广告。 以戏谑的姿态解构广告套路,将传统商超打造成富有年轻化气息的场景,把逛超市玩出了“蹦迪”的既视感,让人眼前一亮。图源:大润发广告片
在日常的内容运营中,大润发也时不时加强“蹦迪”气氛渲染,通过营造强烈的视觉反差感,贴近年轻人的娱乐喜好,主动出击和年轻人玩成一片。 图源:大润发 更值得玩味的是,大润发在社交媒体上竟然有着“两幅面孔”。 微博上的大润发以“发哥”自称,人设就如一位心比杀鱼刀冷的“铁面直男”。 而到了小红书,大润发化身富婆“姨姨”,出手阔绰,时不时给粉丝撒优惠卡,深得粉丝芳心。 在疫情期间,大润发凭借着幽默与洞察兼具的冷宫蔬菜文案重回大众视野。 图源:大润发 而后“食材文学”屡屡刷屏,足以可见大润发的烟火气social营销之道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,不得不令人折服。 品牌集体下注“小业态”说完了大润发,再来聊聊小润发。 网友对大润发有“孩子”大为震惊,但是业内表示这是“常态”了。 这几年囿于疫情,不少大型商超迎来了行业寒冬。大体量、大规模的模式很难满足当下消费者的便捷购物需求,大卖场业态遭遇瓶颈。 因此,零售巨头们积极转型,纷纷加码布局“小业态”发展模式,推出了“麻雀虽小、五脏俱全”,更契合用户消费习惯的小店,也就是网友们口中的“孩子”。 图源: ZAKER 严格意义上说,“小润发”并不是大润发的第一个孩子。 早在三年前,阿里巴巴副总裁林小海接手大润发之后就开始试水mini店了,取名为“小润发RT-mini”,进军追求小而美的社区市场。 图源:联商网资讯 经营模式也像极了“带娃”,子承父业,不断开拓创新,持续向行业深耕。发挥大润发的场地、品类供应优势,采用店仓一体模式,与小润发实现业务协同互补,向社区深度渗透,填补大润发未能触及的市场空白。 无论是盒马、永辉超市、京东七鲜生活等新零售商超,还是沃尔玛、华润万家等传统超市,品牌都在集体下注“小业态”。 用大店带小店,加速下沉推动社区团购落地,应对行业升级转型的迫切态势。 网友“打假”小润发,掀起一场社交狂欢,意外把“小业态”摆上大众的讨论台面,无疑为行业提供了一次很好的宣传契机。 那么,你看好大润发的“新孩子”吗? 更多有趣话题,尽在【顶尖广告】↓↓↓